热门文档
- 2022-05-26 09:53:21 杂散光抑制设计与分析_14839304
- 2022-05-26 10:19:51 《 薄膜光学与镀膜技术 》李正中
- 2023-02-20 19:38:01 工程光学 第4版-郁道银
- 2021-12-28 15:41:31 现代光学基础.钟锡华.扫描版
- 2022-05-26 15:42:36 光学设计高级讲习.160页
- 2022-05-04 23:29:15 现代光学显微镜
- 2021-08-07 15:14:37 光学仪器设计生产与装配、检校及光学冷加工新工艺新技术、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实务全书
- 2022-12-04 12:49:32 现代光学镜头设计方法与实例(第2版).pdf (现代光学镜头设计方法与实例(第2版).pdf) (z-lib.org)
- 2022-04-13 00:35:13 美军标MIL-13830A 光学制图参考
- 2023-04-01 19:19:15 工程光学设计
- 2021-08-06 15:20:08 工业相机镜头的基础知识(课件PPT)
- 2023-08-31 18:29:51 lighttools杂散光分析全部流程

1、本文档共计 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自动优化非成像光学照明系统谢尔盖库达威”,彼德许莱柏应用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夫琅和费协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STR,7D-07745德国耶拿捕要:非成像光学系统需要用一定的算法自动优化。现阶段商用的光学设计软件有两种,他们对光学设计非常适用。第一种方法是边缘光线修正原则。在这种情况下,优化的标准是几何光学中的字词(举例来说,准扩展光源)。应用边缘光线修正原则我们不仅可以讨论复式抛物线集光器的准直问题,还可以在设计复杂的折射反射类系统中应用。第二种优化准则体现在能量学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非序列光线追迹分析需要对光源发出大量的按一定空间光强分布的随机光线进行追迹分析。这些随机出射光线的位置、方向以及行进过程中与各界面所产生的反射、折射、散射、吸收都需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方法来模拟。我们用直接优化算法,对入射光线采用统计学方法、忽略闲杂光线对系统灵敏性的影响。入射光能量为连续入射,不考虑其无规则性,将入射光通量作为一个参数描述,采用分段贝塞尔样条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优化形状复杂的光学系统,但需对系统光线交叉从叠部分分开考虑,以及温度升高所引起的漂移现象。关健词:LED光源,最优化算法,非成像光学,边缘光线原则,非连续光线追迹1导言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光学设备和传统照明方式相比有很多优势,主要的优势是低耗电量,长寿命和色彩多样逼真。然而,现有发光二极管发光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光学设计者的首要任务是让所有的光进入系统。分析现有光学系统表明,非成像光学理论在准扩展光源中应用广泛。同时,非成像光学设计方法与大家所熟知的成像光学设计理论相近,其算法已相当成熟,有些研究成果已获得专利。成像技术中的关键光学设计是自动优化。设计者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最初系统方案和评价(或误差)函数来估计系统的性能。不同的非线性优化算法(最初研究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常用的模拟分析和反复迭代算法)都是为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整个漫长的成像光学设计历史上,成像质量和简单的几何参数,如光源作为点光源考虑时光斑半径作为偏差或作为一个光程差使用。这足以追迹少量的射线,以确定系统的性能。此外,这种评价函数作为系统参数几乎在所有的光学系统中都有应用。边缘光线准则在非成像光学设计中广泛应用。大多数算法依据边缘光线准则确定集光器的最初形状,但在商用光学设计软件中应用较少。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利用非成像光学理论,我们已经开发出许多设计软件和优化算法。根据边缘光线原则制定出集光器的具体形状,满足特定的照度分布。下面以欧司朗公司产品为例说明,模块具体参数如下:。4个LED(每个面积为1×1毫米)按0.1毫米间距排列(红、绿、绿、蓝方式或单色排列)·每个LED典型光通量:红色:-30流明:绿色:-40流明:蓝色:流明:·光源为朗伯辐射源:·没有透镜2.边缘光线原理设计光源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以用边缘光线原理设计集光器形状:射线,光源发出光线在规定最大角范围内传播(旨最大限度的仿真光线输出),当光线离开准直器后。光线模拟软件能很好的模拟、追迹该光束。·从光源的两个对称表面取一维扇形光线:·以这样一种方式优化系统,即光线以扇面形式在一个最大孔径角范围内传输。对应关系边缘点和孔径角(角度正或负)应该由设计师提前制定(这取决于系统的类型)。这种优化类似于成像光学,其所用到的标准波算法应考虑到以下特点:·此功能的优点是每个扇形中光线的偏差用均方根误差表示:·光线追踪是非顺序的。即复式抛物集光器发射光线路径不是预先确定的:折射光线通过一次折射直接出设(所谓的直接照射),或在反射器侧表面经过多次反射后出射。·在最优化和参数逐步优化过程中聚能器形状会有一定的形状弯曲、凹凸变化:·另一方面,形状应允许“微调”,以近似椭圆形的二次曲线或笛卡儿曲线描二维建模的优化是有利的,因为只用一个三维射线球追迹,从而节省计算时间。常规边缘光线原则,就是将完美的近场投影扩展到远场的系统。因此,要求集光器有较高的集光率。如果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我们建议使用特殊加权运算功能,此功能的优点为:每条光线偏离目标角余弦加权后仍在原扇形区域内。因此,直接照射优化算法相当于朗伯光源分布。2.1RXI(从叠式)集光器设计分析不同的设计结果表明,集光器聚光行为是光线通过折叠、多次反射(XI形式)。此外,相对于单次光线折射类型的设备具有较大的内外经比(约1/3)。与传统的RXI设备相比,我们在集光器使用了中央透镜。由于简化制造,无反射涂层中心,该模型实施一套用户自定义的ZEMAX®软件和二阶分段贝塞尔曲线(曲线图1)全部系统用九条分段贝塞尔样条曲线表示:。反射面(图1a中曲线1)-4贝塞尔样条●反射面涂层(图1a中曲线2)-2贝塞尔样条。出射面面(图1a中曲线3)-2贝塞尔样条。中央透镜(图1a中曲线4)-1贝塞尔样条●图1中的A和B,(a)眼睛在定点观察集光器中光线分布。由于ZEAX®软件的非连续性不能用于二维表示,我们制定了一个2.5维代表(见图1b)项。根据特别规定的参数的集光器形象图。图(a)可以通过加深深度挤出(优化,参见图1b)或绕Z-轴旋转(分析)得到图b)。图1贝塞尔样条模型的聚能器样条组合(RXI样)a)二维剖面光线组合b)用ZEMAX软件优化的2.5维模型我们使用3射线球优化:两个在±1.49毫米(光源对角线根据0STAR规格)个在中心。用这第三条射线描述中央透镜优化(如成像光学领域中的光轴)。从每个角度范中选择这样一种出射方式:聚能器边缘光线几乎全部垂直出射、与中轴光线几乎平行(因为设备的轴对称性,没有必要追查士90·范围)。这个系统总的优化自由度是34。集光器边缘直径设置为士4。,出射时达到规定光学扩展量时的直径。计算公式如下:etendue-aresindsin4.√元2.2约束优化用分段形状描述和对数量有限的射线额外限制进行纯数值化设计,对集光器形状的不确定性加以限制。以下有两种准则:·器件边缘交叉点附近光线(图2a):·内部交叉部分光线分布(图2b)。一条贝塞尔曲线仅通过其中一个这样的终端。因此,相对容易检测和控制边缘交叉光线(图2a)。内部交叉段的两条贝塞尔曲线部分(图2b)需要额外计算。通过几何光学计算很容易获得如图中红绿光线的传播方向。能确定两个问题,一是否为连续线,二:器件连接点处光线是否相交。b)图2人工数值最优化按自然法则无法确定聚能器形状a-边缘交叉点处光线分布b-内部交叉部分光线分布这种计算方法与一般方法相比,减小计算复杂度,对不同部分光线分别考虑计算。对以上计算采用二进制图表:1选择一组较小的若干点为“基地点”,第二点(大量的点)作为曲线的“测试点”:2从基地选择光线出发点:3使用二进制法从测试点出发确定光线经过点,用与“基地点”最相近的坐标表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
-
-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