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 定义第一个反射镜的孔径
sa的值指定为44mm,这意味着在x和y方向的半孔径值将是12。孔径在z方向上的值被选择的足够大,以至于不会裁剪到水平方向上的反射镜。
第一反射镜的位置定义为距离光源43.84mm(这已经创建好了),中心距离光源的下方32mm。
图11. 系统第一片反射镜的位置设定
添加到自定义元件中表面的默认涂层和光线控制分别是Absorb和Halt All。显然,这些需要在CoatingRaytrace Control控制选项卡上设置为Reflect和Reflect Specular。
图12. 反射镜表面的膜层和光线控制定义
添加第二和第三反射镜
具有二次表面的自定义元件将再一次用于定义第二和第三反射镜。首先将这些反射镜放置在前一反射镜的坐标系统中,每个反射镜的位置可以很容易的确定,然后根据规格中定义的厚度参数,在z方向使用一个平移操作。
图13. 第二面反射镜相对于第一面反射镜的开始坐标系统,使用了—Z方向的平移。
图14. 前两个反射镜的基准抛物面和目标抛物面的可视化视图
与第一反射镜不同,后面反射镜孔径的位置和大小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确定合适的孔径最简单的方法是沿着系统的光轴到第二反射镜的表面追迹一束光线。表面上入射点处光线的垂直位置确定了孔径的Y中心值,根据规格中提供的sa值,孔径的大小也可以设置了。
图15. 追迹单条光线到反射镜表面来决定中心和半孔径
下面的脚本做到了这一点,通过执行定义于26行的高级光线追迹,停止了表面的光线并且输出垂直位置到输出窗口。请注意光源中的““Single Ray Source”只追迹一条光线。(此处脚本的意义相当于成像软件中的由主光线确定表面的位置)
图16. 脚本的主体结构输出,输出表面反射镜相对于光源的垂直位置。
使用该脚本,我们发现,当入射到第二个反射镜表面时,光线的y坐标是y=11mm。同样我们知道该反射镜的sa值是17mm,则孔径有如下设定:
图17. 第二个表面反射镜的孔径设置
当改变脚本的第26行为adv.stopSurfID = mirror_3,并遵循以上的过程,第三个反射镜的位置和形状就确定了。计算得到Y方向的偏移-6.4mm。
在像平面添加一个Plane Element Primitive和Analysis Surface后,系统建模就完成了。
执行光线追迹的光源定义为由1000条随机定位的网格,分布在x和y均为10mm的半孔径内,均匀分布的波长范围是420nm-650nm。
图18. 光源的设定
图19. 在可视化视图中完整的光学系统
图 20. 光线追迹渲染
在像平面绘制的位置点图表明有+/- 2mm的扩展,因此证实了这是一个5倍望远系统的规格要求。
图21. 位置点列图显示像平面的尺寸是光源的尺寸的1/5。
备注:
1. Modern Lens Design: A Resource Manual中的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