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之身,相机之魂——小米 13 Ultra 体验
一句话,非常爽。
光学摄影带来的突破是肉眼可见的大,但还会更大。
以下所有图片均拍摄于 MIUI 14.0.4.1 版本,发售时大家应该会拿到的版本是 MIUI 14.0.7 或更新,相机部分又获得了一个比较大的升级,所以目前放出的小米 13 Ultra 照片还不是完全体。
它每一个版本都在变得肉眼可见的更强……当然我的头也在变得肉眼可见的更秃……
This is a camera phone, not a phone with a camera. 这是昨天发布会上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而“手机之身,相机之魂”,是我对他的注解。
这个翻译多少是带了一些个人的情绪与情怀在里面,有幸提前拿到了小米 13 Ultra 这台机器,也有幸用这台机器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捕获一些瞬间。
它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自由”,这份自由,是画质的自由,选择的自由,以及可能是最重要的,创作的自由。
相机的魂是什么,手机于相机摄影最大的边界在哪里?我个人认为,是光学质量、影调倾向、操作能力、以及自由度。
小米 13 Ultra 在以上这几个领域均做出了突破,无愧影像旗舰之名。
手机影像,总是充满了限制,在有限体积内光学素质与光学性能不可兼得的素质,模组体积与规格不可兼得的限制,定焦镜头数量与多焦段过渡体验不可兼得的限制,有太多太多的限制,让我每每拿起手机创作的时候,都能意识到——这是一台手机,它有 ABCDE 不能做。
小米 13 Ultra,是小米和徕卡携手的第二章,如果说小米 12S Ultra 打破的是“1 英寸”落地主流手机的限制,那小米 13 Ultra,则是向“体验”的限制发起了冲击。你把小米 13 ULtra 和徕卡的经典机型 M10 放在一起,不难发现这俩带有着太多相似之处。这次的金属边框包素皮,让它的平面构成,显得无比接近徕卡相机。
金色的 deco 圈,则和上一代的 12S Ultra,做到了一个设计的传承。圆形 deco 的面积变大了,来到了 67mm,四枚镜头有序的排列在四角,从 12 点钟方向起,顺时针分别是F/1.8 的大光圈,12mm eqv 超广角,F/3.0 120mm eqv 潜望镜长焦,F/1.8 75mm eqv 直立式长焦,带可变光圈的 F/1.9 F/4.0 双挡 Summicron 1 英寸主摄。
这次,所有的非球面镜片都采用了超高阶偶次项的设计——你姑且可以理解为,用一个非常复杂的公式去描述一个形状非常复杂,精密程度很高的镜片。只有这样的光学设计,才能够跳脱以往对中心锐度的追求,开始进行更为精细的像差、场曲和畸变控制。
它的加工难度是巨大的,精度来到了 20nm 级,目前相机领域非球面镜片的佼佼者,XA 非球面镜片,加工精度是 10nm。这次,在光学上,是下了血本。
它的装配和固定也收到了极大的挑战,由于摄像头破天荒的来到了 4 个,外加支持 In-Sensor Zoom,实际上覆盖了从 12-240mm 的超长焦段过渡,0.5,1,2,3.5(2.7),5,10 变焦倍率,一共六个模式,如果摄像头的装配歪了一点,那麻烦就大了,光轴的指向会影响很多东西,而随着用户长期使用,磕磕碰碰,这一不稳定性和性能的衰退,还会被继续放大。
小米这次用了一个很相机的解决方式——一体式金属中框,加上一个专门为摄像头模组打造的“防滚架”,将四枚摄像头牢牢地固定在它们应该在的地方。整个机身成为了一个抗扭转能力极强的整体。
屏幕则是和华星光电 CSOT 联合打造的一块首发 C7 发光材料的屏幕。
WQHD+(俗称 2K)分辨率,120Hz LTPO,亮度全局最高能够 1300nits,室外拍摄时,即使面对强烈的阳光,这块屏幕也仍然能让你看清你在拍什么。
色彩覆盖也不是问题,P3 传统艺能,但在校准时采用了最新的 CIE2015 标准进行校准,以弥补同色异谱的问题。
这块屏幕,无疑是国产屏幕里,目前综合素质最高的一片,没有之一。
骁龙 8Gen2,拉满的 16GB + 1TB 内存和存储方案,5000mAh 单电芯 90W 澎湃快充和电池管理,连 USB 速度也从万年不变的 USB 2.0 升级到了满速 USB 3.2,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为拍摄体验保驾护航。
那用这台机器拍照,是什么体验呢?就一个字,爽。
先用一张图,来解释什么是光学味。
光学味其实是个新词,以前不存在的,为什么呢?
相机时代,尤其是胶片时代的成像风格,除了色彩是由胶片和镜头共同决定,成像那个“像”的风格,比如慧差、场曲、色散、像散,这些东西都是由光学设计带来的。
而进入数码时代后,尤其是进入带有数码矫正的时代后,镜头设计可以“偷懒”了,比如色散补偿可以让内置矫正文件做,比如很多像差不管不顾,只注重中心锐度,透过率放飞自我,靠 CMOS 高感硬吃。
在手机摄影里,这个现象则更为严重,很多镜组的 MTF 曲线(姑且理解为锐度曲线)那真的是牛鬼蛇神一起上,左右横跳上下抽风,除了镜头中间是清楚的,镜头四周成像圈那就只是能亮的水平,那这看起来一坨大便的成像,要怎么救呢?
就是靠后期疯狂锐化,锐化并不能增加画面细节——它本质是把低频和中频信息给你强行拉到高频,将边缘对比度拉高,给你造成一种清晰的”感觉“。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过度锐化的图片,就非常廉价。尤其是手机摄影的计算逻辑倾向于全局致死量不要钱锐化,会让本该柔美过渡的背景,硬得像十年没洗的臭袜子。
所以,小米 13 Ultra 这次做的,其实就是提高镜组素质,降低对锐化的需求,让画面里有更多柔和且清晰的细节,再辅以恰当的锐化,来形成更为贴近相机时代的观感。
上图这些随风飘扬的草,可以看到它前后景的过渡是较为自然的,枝干清晰,但随风飘扬的叶子周围并不会有强硬的区分,而是保留了动态模糊和一些透射的感觉。
合理的高低频处理,就是我们所谓的:质感。
在这张笼中大公鸡图上,供给羽毛的质感,眼球里的高亮,和鸡冠的颗粒和褶皱,都是不一样的,羽毛顺滑、鸡冠清晰,眼睛光滑明亮,笼子的前景和另一只鸡的背景呈现出了自然虚化。
如果全局拉锐化,那你就会觉得这鸡仿佛是塑料的尖叫鸡一样。
堪称地狱级别的色彩挑战,高饱和度的红色,接近最近对焦距离的工况,红色的渲染仍然是鲜艳欲滴。小米 13 系列的徕卡生动和徕卡经典模式均支持 P3 色彩空间,在兼容的设备上,能够显示出额外饱和的色彩。
全场景、全焦段抓拍,让我得以在各种极具挑战性的时刻,捕获我需要的瞬间。
骑着小电驴路过工地的情侣,对着我的镜头比了个剪刀手。
正在沙滩上玩耍的孩童和母亲,以及从铲斗里流出的沙粒。
一位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刚刚放学,在人行道上投掷出了他最心爱的飞机。
守护着自己主人的旺柴。
油滴落下,腾空而起的火焰。
在接口卖水果的摊贩。
疾驰而过的火车,被我用徕卡 HC 黑白模式,将世界的光影,二维化在纯粹的明暗过渡中。
深邃的天空和浓郁的塔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桥墩坚实的感觉与洒下阳光的明暗冲突。
以一张我最喜欢的德味图片做结尾吧。
这是一台前所未见的手机,它的风格化让我重新找到了手机摄影的乐趣,它丰富的焦段过渡,极佳的多摄调度,完成度极高的专业和自动模式,让一切的所需尽在指尖。
专业的摄影配件和外置滤镜的可能性,让我整活也整得很开心。
Coming soon,荔枝影像实验室 x 小米 13 Ultra。
95mm 滤镜,更多配件,真正融入影视制作流程的究极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