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梳是一种高精度、高稳定度且具有梳状光谱结构的高品质激光源,在光频计量、时频传递与分配、精密激光光谱等众多领域应用广泛。近年已发展出多种基于光梳的精密激光光谱技术,其中双光梳光谱技术(DCS)因具有可同时获取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宽光谱覆盖和快速测量等优点而倍受关注。 自2002年Schiller首次提出DCS概念以及2004年Keilmann 等首次验证其有效性以来,DCS为精密激光光谱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国际上也掀起了研究热潮。美国国家标准计量局(NIST)和科罗拉多大学、德国MPQ、加拿大 Laval大学等著名科研机构在奠定DCS基础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并描绘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促使世界主要国家,如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以及中国等相继加入了对DCS的研究与应用中,快速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 DCS的三种技术路线 DCS光谱探测的实质是利用两列具有微小重复频率差的光梳脉冲实现异步光学取样,采集干涉图,进而反演出待测样品的光谱。但是,两台光梳之间任何微小的脉冲定时抖动和载波相位波动均会导致干涉图失真,不能运用相干平均来提高干涉图的信噪比(SNR)。鉴于此,相继发展出了不同的实现方案,包括相干DCS、自适应DCS和具有内禀互相干性单光梳的DCS方案。 1 // 相干DCS ![]() ![]() ![]() 2 // 自适应DCS ![]() ![]() 3 // 单光梳DCS 这些由单个激光器输出的具有微小重复频率差的2个脉冲序列来构建DCS系统的方案,因抑制了共模噪声而使得2个脉冲序列可保持天然的互相干性,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和成本低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单光梳 DCS方案正成为近年来的又一个研究热点,其关键是如何开发出紧凑、稳定的飞秒锁模激光器,并使该激光器能输出具有微小重复频率差的高度互相干2个脉冲序列。 DCS未来发展方向 迄今已发展出了上述3种主要的DCS实现方案,这3种方案均可实现(或重建)异步光取样所需2个脉冲序列之间的高度互相干性,从而允许通过相干平均来提高光谱测量的分辨率和SNR。事实证明,DCS是一种集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宽光谱覆盖,以及实时测量等指标于一身的新型光谱分析技术。尽管如此,DCS毕竟问世不久,不论是光谱测量性能指标,还是应用领域及相关仪器研制等方面,在未来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性能指标的进一步提高是DCS发展的首要任务 DCS应用技术将不断进步与完善 仪器研制是DCS未来发展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