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喵-光学课堂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OIS光学防抖

2021-12-20 11:09| 发布者:Davis| 查看:1162| 评论:0|原作者: 小小光08

摘要:OIS光学防抖是一种利用陀螺仪感测手抖、预测图像偏移量并控制镜头相对于图像传感器平移而抵消手抖造成的图像偏移的系统。其中包括两种技术路线:平移式OIS和移轴式OIS,分别采用不同的对焦马达实现抖动补偿,各有优缺点。霍尔元件和磁铁是OIS部件的核心组成,AF马达也参与了自动对焦功能。OIS光学防抖具有机械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成本、体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OIS概述

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是光学图像稳定系统的简称。

OIS中有一个可感测手抖的陀螺仪,它可测出手抖导致的相机倾斜角度,系统再根据该角度预测出倾斜导致的图像偏移量,然后系统控制镜头相对于图像传感器平移而产生相同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图像偏移,由此将手抖造成的图像偏移抵消掉,保证相机在手抖环境中依然可成像稳定。

手持智能手机拍照时,手的抖动会造成相机的轻微倾斜(一般在+/-0.5度以内),该倾斜引起了镜头观察角度的变化,以镜头为参照物来说,相当于被拍摄的物体移动了,因此所成的像也会在图像传感器上相对于原位置发生偏移,结果造成图像始终随着手的抖动而处于不稳定状态。


(2)OIS光学防抖的技术路线

OIS摄像模组有两个技术路线:

1)平移式(Pure shift)OIS对焦马达

2)移轴式(Tilt shift)对焦马达。

1)平移式OIS

工作原理:

平移式OIS对焦马达是将一个独立的AF自动对焦马达固定在一个平移悬挂系统上,该悬挂系统允许此AF马达在平行于图像传感器的平面上沿任意方向做微小平移(一般在+/-100um以内)。

OIS马达的自动对焦功能由那个独立的AF马达来实现,而OIS功能则由AF马达连同镜头组成的镜头悬浮体相对于图像传感器平移而实现。

平移式OIS马达内集成了两个霍尔传感元件,用于准确测出镜头悬浮体在两个正交平移方向上的位置,利用该位置信息结合闭环(Close-loop)控制便可将镜头悬浮体的位置锁定,令它只按照实际OIS的要求平移,而不受自身重力和拍照姿态的影响,也免于外界的机械扰动。

优点:

A)可补偿较大的抖动,最大补偿角度可达+/-1.5度。

B)可保证镜头平移时始终垂直于图像传感器表面。

缺点:

A)结构复杂。

B)物料成本高。

C)制造工艺复杂,生产良率低,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

D)体积较大。

E)功耗较高,

F)响应速度较慢。

 

2)移轴式OIS

工作原理:

移轴式OIS马达的弹簧悬挂系统不但允许镜头沿对焦方向移动,还允许镜头相对于一个转轴支点做任意方向的微小侧倾(倾斜角度一般在+/-1.5度以内)。

由于转轴靠近镜头底部,当镜头左右倾斜时,镜头顶部实际上相对于图像传感器也会左右平移,这样便可补偿手抖带来的图像抖动。

移轴式OIS马达无需霍尔传感元件做闭环控制。

支点的存在还起到了杠杆的作用,即施加较小的力便可令镜头倾斜。

移轴式OIS马达具有更低的理论功耗和更快速的机械响应,能补偿高达20Hz的快速抖动。


优点:

A)结构与普通AF马达接近,结构简单。

B)工艺简单,易于集成。

C)生产良率高,生产成本低。且不需要投入AA设备,减少了制造投入。

D)体积较小。

E)功耗较低。

F)响应速度较快。

缺点:

A)镜头在做平移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光轴的倾斜。当倾斜角度较大时,会导致图像画幅的边角部分失焦模糊。

B)最大补偿角度较小,一般不超过+/-0.75度。

 

参数对比

平移式OIS

移轴式OIS

防抖效果

比平移式差

结构尺寸

成本

功耗

量产难度

工艺复杂,良率低

集成度高,量产工艺简单

 

(3)OIS光学防抖的组成类型

参数

A

B

C

磁铁

OIS部件

4

4

4

AF部件

4

线圈

OIS部件

卷线方式4个

基板上芯片控制4个

4

AF部件

卷线方式4个

卷线方式4个

霍尔元件

OIS部件

2

2

弹片

OIS部件

悬挂钢丝方式

悬挂钢丝方式

弹片方式(公用)

AF部件

板弹片方式

板弹片方式

优缺点

OIS和AF磁铁分开使用,成本高

霍尔元件探测XY偏移量。

调节XYZ三个回路偏移量。

磁铁共用,成本低。

霍尔元件探测XY偏移量。

调节XYZ三个回路偏移量。

可以调节较大的倾斜角度。

磁铁共用,成本低。

XY面补偿时不能让镜头倾斜。

需要调节4个驱动回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访问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