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为炬,科技兴邦 在光学设计中,为了改善像质,消除色差,减少光能损失,增加成像亮度,简化光学零件的加工,保护光学零件表面等,常常采用胶合工艺。 胶合工艺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透镜、棱镜、平面镜,用光学胶或光胶的方法,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粘结成光学元件的工艺。对胶合一般有两个技术要求:1、保证中心误差或角度误差;2、保证胶合表面实现“零疵病:即保证胶合的抛光表面不因为胶合而降低对表面疵病得要求,也不影响非胶合面得面形。 光学零件的胶合方法有两种:胶合法和光胶法。胶合法是用光学级的粘合机,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学零件胶合成一个光学元件;而光胶法则是依靠抛光表面之间分子的吸引力,将光学零件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对大型光学零件,还可以采用机械法,即采用机械零件,如压圈等,将光学零件结合起来,由于光学零件之间存在空气间隙,在界面上会产生发射,有光能损失,所以此方法只适合大型光学零件。 上图为我司的胶合透镜样品 粘合剂胶合 我们今天介绍光学加工工艺中的胶合法:即使用光学级的粘合剂,对需要胶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学零件进行胶合。在此提到的光学级得粘合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无色透明,高透过率,无荧光,与光学零件的折射率相近。 2、固化时,体积收缩率小,不使胶合表面产生内应力。 3、机械强度高,不致因为受震动,冲击而引起胶层开裂。 4、化学稳定性好,与光学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长期使用不变形。 5、热稳定性好,能在-70°~70°范围内,胶层不破裂、脱胶等。 6、环保性好,无毒无害。 常用的胶有以下几种: 1、天然冷杉树脂胶(加拿大树脂胶或热胶):胶合工艺性简便,但高低温热性能很差,容易脱胶。 2、甲醇胶(冷胶):胶合工艺复杂,胶的收缩性大,容易变色或脱胶。 3、环氧树脂胶:收缩性小、光学像质好,但固化时间长,工艺复杂,毒性大。 4、光敏胶:使用方便,效率高,收缩性小,光学像质好,耐老化性好。 在现代光学加工中,1、2、3种胶已经很少使用,所以我们今天就只介绍光敏胶的胶合工艺: 1、清洁胶合件,准备工装,调整水平工作台。 2、将正透镜放在已擦好的负透镜上,使之能自由摆动并出现光圈。 3、在68w-100w的投射光下,用6倍放大镜检查胶合面。 4、将胶液适量滴在胶接面上,挤出气泡和多余的胶液,使胶层厚度适当,分别均匀。 5、待胶合层达到一定粘度时,定中心,然后初固化:用紫外灯或高压灯照射10min~30min。 6、对已初固化好的胶合件检查合格后,转入电烘箱内,在60°C恒温6小时即可。 对不合格产品需要拆胶时,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 1、高温法:直接加热到180°,当胶层出现花纹状条纹时,加力拆开。 2、间接加热法:将零件放在80%硫酸溶液中,加热到180°C,并保温,待胶层开裂后降到室温,取出擦净即可。 3、常温拆胶:将光学元件放入二氧甲烷、甲酸等混合液中,浸泡一个星期左右即可脱开,但对LaK、ZK等牌号玻璃容易腐蚀。 4、低温拆胶:将胶合件放入液态氧降温的低温箱里,降温到-120°C~-150°C,当胶层开裂后,即可取出拆胶。此方法不受胶合时间长短限制,对零件的精度和像质都没有影响,不降低表面疵病,不破坏光学薄膜,但须注意防火防爆。 上图为我司的胶合棱镜样品 光胶法 在光学加工中,还有一种胶合方法是光胶法。由于光胶法是靠分子间的吸引力使两个表面紧密结合的工艺,结合面没有任何介质,所以光学性能不变,变形小,耐寒性和耐热性好。但是光胶法对光学零件的面形精度要求高,增加了加工难度,同时对环境要求高,如温度、湿度及清洁度,由于光胶面精度高,接触光滑,所以定心困难。光胶法适用于大口径零件的胶合,零件较多的光学系统也更适合用光胶法。光胶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1、在光胶前,要检查所有的倒角面,清除抛光粉和沥青。根据技术要求,选配光胶零件的厚度、光圈配对、外径和角度。当零件直径大于60mm时,光胶面的光圈为低光圈,大小为N≤1,∆N≤0.2,表面疵病要求大于GB1185-89的3×0.16。光胶件应在20°C±1°C下恒温,使其各个部分的温度均匀。 2、擦试光胶面:先擦凹面再擦凸面,将两个透镜对合在一起,开始时出现均匀的干涉条纹,并逐渐变粗。 3、中心或角度校正好后,在零件边缘处轻轻施加压力,使该部位先光胶上,促使相互接触的未光胶表面达到分子吸力范围,光胶面逐渐扩大,直至整个结合面都光胶上。 影响光胶质量的因素很多,零件的面形和粗糙度可能直接导致无法光胶,或光胶后脱胶。还有温度的变化使光胶面面形产生偏差,也会影响光胶强度,因此要尽量减少手和零件接触时间,以避免光学零件产生从中心到边缘的温度梯度。此外,光胶面清洁度不好,会产生以脏点为核心的小面积脱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