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对主流的VR/AR显示技术进行系统性综述和比较,重点介绍了基于超表面的近眼显示光学元件和微型显示设备的原理、性能及应用,总结了超表面微纳加工和大面积、批量制备方法,展望超表面VR/AR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封面解读 本封面形象示意出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增强现实(AR)成像技术的原理:虚拟的图像经过AR眼镜两侧的微型显示设备输出,并通过耦入超表面耦合进镜片中,光波在其中发生多次全内反射,然后通过超表面耦出,在人眼前呈现出“上海外滩”的虚拟景象,虚拟景象与现实世界的背景环境相互融合和补充,使用者获得沉浸式体验。 文章链接:罗栩豪, 董思禹, 王占山, 程鑫彬. 超表面VR/AR显示技术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20): 2011002 未来黑科技:VR/AR 基于几何相位超透镜的AR显示 基于消色差超透镜的VR/AR显示 基于共形超表面(metaform)的AR显示 基于超表面光波导的AR显示 基于片上集成超表面全息的AR显示 基于超表面的微型显示设备 超表面的大面积、批量制造技术 图9为批量制造超表面的纳米压印工艺的流程。纳米压印工艺过程简单、分辨率高、成本低,与光刻技术相辅相成,为大面积的超表面制造提供了高效复制方案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总结与展望 作者介绍 程鑫彬,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激光薄膜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主要从事微纳智能感知、强激光器件和纳米计量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Optica、Optics Letters 等三十余篇文章。 课题组简介 同济大学王占山教授领导的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成立二十年来,以探索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服务国家重要应用为目标,形成了理论与模拟相结合、科学问题解决与关键技术突破相结合、基础研究与重要应用相结合的特色,打造了高水平研究平台,在X射线器件与系统、强激光薄膜与应用、光学纳米计量与测试、微纳光学与智能感知四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上海市等国家和地方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9年),教育部技术进步(专用)二等奖1项(2019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5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 推荐阅读 封面 | 通往元宇宙的入口:全息显示“打通”虚拟和现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