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咨询我一个ZEMAX软件问题,ZEMAX相对照度图表中的值和优化操作数(RELI)中相对照度值不一致,为什么? 相对照度是指像平面不同坐标点的照度和中心点照度之比。目前常用的光学设计软件采用的是像方视场角四次方余弦来计算,因此像方视场角越大,则相对照度越小,压缩像方视场角就是提高照度均匀性的设计方案,像方远心就可以完美实现这一方案,当然相对照度在实际光学系统中还受到渐晕、畸变、透过率等影响。轴外照度公式为: 至于这个公式如何得出来,可以参考两篇文献,第一篇为光学学报论文《对光学设计中照度计算公式的讨论》,里面有详细的公式推导。第二篇就是年光公众号中的一篇文献《相对照度解析第一篇——影响相对照度的因素》,里面有个通俗的理解。 软件只是一些设置注意事项,先决条件还是上面这些的理解。下面主要是两部分来讲解下,是不是ZEMAX有bug,使得操作数和相对照度图上计算的结果不一致呢?首先这里可以肯定的是,既然软件计算相对照度的方案只有一种,那就是设置问题导致的。 第一部分,分别讲解下相对照度图与RELI优化操作数的设置项讲解。 相对照度图设置并不是很多: 1)光线密度,其实就是光线栅格,这里是10,那么光瞳被划分为了10*10的栅格,当然这个值越高,计算精度越高,花费时间就长一些,就类似傅里叶变换的采样。 2)波长,2对应的就是视场设置栏中序号为2的视场值。 3)视场密度:相对照度图横坐标的离散点数目,这个数越大,相对照度图越连续平滑。 4)扫描类型:针对的是同轴和离轴系统,同轴系统则默认即可。 5)使用偏振:勾选则考虑透过率。 6)对数缩放:一般 不使用,只有当不同视场照度差别悬殊才使用。 7)除去渐晕因子:是否考虑渐晕的意思,和上面说的影响照度因素正好对应。 这是相对照度图对应的文本详细。 接下来是RELI优化操作数的设置项: 1)采样:这里对应的就是相对照度图的光线密度; 2)波长:选择对应波长编号。 3)视场:选择对应视场编号。 4)偏振:0为不考虑透过率,1为考虑透过率。 第二部分,上述了两个设置的每一个内容,接下来采用自带的库克三片式来比对上述进行验证,具体设置和结果如下图所显示: 可以看出结果是一模一样的,0.87641。关键在二者设置要一致,采样和光线密度要一致,波长,视场要一致,是否考虑透过率,除去渐晕。 第二个例子则是广角镜头,讲述另外一个问题,虽然相对照度图和操作数RELI不一样,但是二者是统一的,采用的是ZEMAX自带的210度广角镜头。
这里设计到一个知识点,就是相对照度是可以大于1的,因为轴外是相对于轴上的相对照度,而相对照度图中最大照度是1,操作数中最大操作是可以大于1的。 从相对照度图中可以查看到,轴上视场的相对照度是0.84145,轴外上1,假如设置轴上相对照度是1,那么轴外此时就是1除以0.84145,得到1.1884,和优化操作数中的相对照度结果是一致的。 根据这两个例子,是不是对于两个相对照度的结果理解透了?如果感觉有一点点收获,帮忙点赞转发下,谢谢,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的动力!最近实在太忙,帖子稍微粗糙,还请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