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9T90 LDA的硅光PDK
Y9T88,我删掉了事情呢是从上周六3月25号开始的,上周末是硅光集成的议题,这是光模块技术解析的第7和第8小节的内容,硅光集成原理。小伙伴想要一个平衡探测器的图纸或者设计,我的建议是版图可以找流片厂要一个,另外在我这里把原理梳理一遍,容易理解些。到了周一,也就是3月27号,才弄明白,小伙伴是想把光学和电路的部分都考虑进去。
这原则是属于留言答复,我就把群里的聊天记录截屏,并且把小伙伴的名字盖住,然后就发出来了。 结果,小伙伴说,把名字盖住也不行啊,还有头像呢,其他人还能看到我头像呢。
好吧,只回答问题,曹雪芹同志当年用甄士隐给红楼梦开头,我把甄士隐也借过来开个头吧,总得知道,回答了个啥问题。
我的那个光模块技术原理解析分8节内容,每节课三小时,第1节,包括了为什么核心网骨干网会走到相干通信,相干模块中窄线宽激光器的主要类型,IQ调制器的几个主要技术路线,ICR相干集成接收机的几种主要方案。
第2节,有数据中心DCI的相干通信、内部的相干下沉的应用和趋势。
第6节光学芯片原理,其中包括相位控制的几种集成光学片上方案与原理,几种探测器的原理和一些结构分析。
第7节,就是3月25号的硅光集成议题,包括了硅光学的波导,相位控制、硅基集成探测器。
平衡探测器是相干接收中的一个光能量转换为电流能量的环节,就是俩探测器组成,而且探测器恢复出的信号只有幅度,探测器本身并不包括相位信息。
[*]Y9T40 Cignal AI:相干光模块进展
[*]Y9T67 Acacia精简版相干模块
[*]Y8T16 相干接收机几种方案比较
[*]Y7T243 几种相干接收机的拓扑结构
[*]Y7T248 Intel 硅光集成相干模块之纯硅ICR
[*]Y7T110 新飞通混频器结构优化
[*]Y9T18 硅光相干接收APD平衡探测器
[*]Y9T56 探测器通过V型反射提高响应度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其波动,具有幅度信息,频率(可以换算为波长,c/f),波动速度(真空速度c,波导介质中的速度是c/n),波动时间,以及相位。
发射端是在光这个超高频的电磁波载波上加载低频的信号,那么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同样包括了载波以及信号。
相干光模块的混频器(也就是接收端发生干涉的结构),本质上就是乘法,两列波进行干涉,相乘。
如果控制好干涉点的相位等因素,可以实现光信号的幅度与本地振荡LO幅度的乘积,这是信号放大。通过干涉提高OSNR的本质。
本地振荡器LO,为啥叫振荡器,光是电磁波啊,只是光属于几百THz的高频电磁波段而已。
接收端的光信号,如果直接检测,信号幅度小的话就没办法检测出来,通过与一个LO干涉(混频、乘法)后,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效果。
之前写过的,用EDFA、SOA可以实现光域的放大,这是宽谱放大,噪声也会被放大,APD是电信号的雪崩放大,也是宽谱放大,噪声也会被放大。
但是干涉,是和频率相关的,符合干涉条件的可以被放大,不符合干涉条件的对不住,那就放大不了。利用这种规则,就可以只放大信号,并且特意控制噪声。完成信噪比的优化。
光的波粒二象性,波动性控制好,就可以控制干涉条件,LO没有加载信号,但是LO有能量啊,通过干涉,把能量妥妥的传递给信号,只传递给信号,多好。
可原理能讲通,找我要器件的设计,这就难了。大多数的流片厂提供PDK,比如IMEC、AMF等等,每一个器件设计出来的性能,与流片厂制造工艺强相关。PDK,Process Design Kit,工艺设计套件。
当然也有第三方的PDK公司,这就需要与流片厂的工艺能力/参数,进行前期的定标优化。说实话,我现在对光学,包括硅光集成原理还算略知道那么一点,了解我历史的知道,以前我做电路的,对Cadence做电路了解的比较多点,光学是后边边工作边去学校听点课边看点文献,属于半自学的。
今年OFC有个第三方的PDK介绍,他们演讲里有个图,平衡探测器是包括在相干接收机中的。LDA叫逍遥科技,看介绍里说的是从原来PDK各个公司出来后初创,做硅光一体化设计。
OFC的报告的图看不清楚,我重新画一下,这个是原理图,红色的是光,蓝色的是电,探测器的作用是把光转为电流。
用于控制干涉条件的波导相位控制是光学内容,相位的恢复在DSP,减法通常是在TIA这个运算放大器,所谓的平衡探测器,分别输入到TIA的﹢端和-端,做减法。
TIA的减法,直流量直接做减法,但信号的减法就有意思了,信号分别是+s与-s,通过平衡探测器转为电流,探测器并不管+s还是-s,只管把光转为电,TIA对信号信息的s-(-s), 看似减法,实则相加。
TIA跨阻放大器,把电流转为电压信号,这跨的的“电阻”的作用,把信号放大后,通过DSP里边的ADC把电压信息采样,之后就是一连串的数学算法(DSP的D, digital,数字算法),把RX的原始信号恢复出来。
如果是光和电要同时考虑,
电路布局Layout,根本目的是按照原理图把信号做互联,只需要考虑射频信息量,射频折射率,行波速度,阻抗, 等等,比如,
Y9T41 GF:硅基分段MZ调制器的电极分布
电路Layout对于方向性,略微有要求,比如降低串扰之类的,但要求不多,本质上电信号的连接,主要是连接。
但光学布局,和电路布局有很大区别,光学是有方向性的,其次是波导形状,结构,交叉,等等,与光学的模式、损耗、相位等诸多信息强相关。比如一个波导ICR中需要做波导交叉,而交叉,会导致单模模式失控,容易激发高阶模。
[*]Y7T243 几种相干接收机的拓扑结构
[*]Y6T41 硅光集成之波导交叉1
[*]Y6T42 硅光集成之波导交叉2
早些年的光学设计,和电路反着来的。
电路中有太多太多的功能区,比如DSP就包括了数以亿计的晶体管门电路,需要用原理图一点点的梳理清楚这些功能区的逻辑关系。
而光学芯片,激光器,一个二极管,探测器,也是一个二极管,就算是硅光的集成光学出来了,也不过就是几条波导,几个探测器,几个调制器...,有数的晶体管。
光学设计,很多人直接就开始版图Layout。
现在慢慢的集成光学数量也多了,复杂度也上来了,相关的光学工艺随着产业发展也基本趋于稳定。就有了类似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原理、逻辑、版图、仿真、输出生产制造文件
我参考一下OFC LDA逍遥科技的硅光相干接收的流程,可以选择从原理图开始,之后逐渐进行版图设计,仿真后,再返回原理图逐步优化,完成后生成制造文件,交给第三方流片厂。
仿真,可以看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咱们很关注的带宽曲线,眼图分析....
<hr/>Y9T86 <硅光报告2023版>终于写完了
页:
[1]